再往后,针对十二皇子的种种Yin谋阳谋便多了起来。
夺位之争,处处都是陷阱,更别说十二皇子与金贵妃向来行事嚣张,大多都是靠着权势压人,此时翻起旧账来更是快得很。
花微杏每日都坐在苏元昭的屋子里,一边和刘双全一起照料病重的苏元昭,一边则翘首以盼苏元秋带着十二皇子倒台的消息来。
往常两兄弟议事,花微杏总是自觉回避的,但一月前苏元秋在屋内待了片刻便离去后,她好奇地问了一嘴,便得知之前在东宫里给苏元秋下药的便是十二皇子,亦是当年将他们丢进碧玉池想要置他们于死地的家伙。就连害得离女死去的云袖都是出自金贵妃的毓秀宫。
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又赶上苏元秋对付他,花微杏盼星星盼月亮,只待十二皇子倒台后放一整挂鞭炮来庆祝。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率先倒台的,居然是风头一时无两的七皇子。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花微杏正在拨弄火盆,差点一个手抖将自己这些天在绣的湘蓝色荷包丢进火里。万幸手快捞了回来,不然这么多天岂不是白费了。
她捂着胸口回头看了一眼,那人依旧沉沉睡着,没一点儿醒来的迹象,胸口刚升上来的庆幸立马又散了个干净。
苏元秋也随着她的视线望了过去,床上的青年一如往常,闭着眼睛呼吸清浅,若非两颊因着火盆灼烧有些许红晕,都会以为他就这样沉沉地睡过去了。
她从来没有这样深刻地意识到过,苏元昭,是真的要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啊,忙得发疯熬夜写了这章,希望大家看得还算开心。
这一卷应该还有两章就要结束了,喜欢的话可以点个收藏鸭
第90章 争斗
七皇子的倒台是苏元秋没有想到的,但他很快便释然了,将针对两人的部署换了时间,调整了些许细节,便又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了。
之所以想将七皇子留在后头,是因为他得势于自家老舅公在文坛的影响力,但他本身之罪,却足以顷刻颠覆他之前所有的造势。
但有人率先将七皇子并非皇嗣的消息抖了出来,一时之间自然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文人重lun理纲常,武将们也将这视为奇耻大辱。
离储君之位只有一步之遥的七皇子,被文人词诛笔伐,被武将大肆叫骂,哪怕是市井混混,也要随大流地啐上一声。
皇帝勃然大怒,将原本因贤德之名才特许葬入皇家陵园的贤妃的棺材挖了出来,丝毫不留情面地直接丢到了贤妃的老父亲——礼部尚书的门前,痛斥他身为礼部尚书却不知管教女儿并撸了他的乌纱帽,连带着贤妃和七皇子都在皇家玉碟上除名了。
掘人坟墓这种事本来是很Yin毒不为世人所容的手段,但偏生做出这种事的是元宋的天,对方又犯下了那样的事儿。七皇子今年可都二十一岁了,整整被蒙在鼓里二十年,是个人都得发疯。更别说这事儿传的快,皇家的闹事儿百姓们都津津乐道,皇帝派人往下压的时候都险些压不下去。
和七皇子一比,十二皇子那些个打杀宫人的罪名在众人眼里都算不上什么了。
皇帝似乎也这么想,他点了几个太傅的名字,让他们着手准备辅佐新太子,又向金贵妃下了懿旨,要她这段时间千万要约束好十二皇子,千万别再生事端。
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金贵妃立马递了消息出宫,千叮咛万嘱咐苏元耀这些天最好在府中韬光养晦。自己的儿子她自己最清楚,有时候脾气上来根本管不住自己,为此她将自己身边最器重的云袖都送了出去,以求云袖能在苏元耀犯浑的时候拦下他。
消息传到长乐王府的时候,刘双全急得团团转,见天儿地站在门口等苏元秋回来。然而这些时日兵部大洗牌,苏元秋忙得脚不沾地,为了省点功夫,直接住在了兵部里。
刘双全一连半个月都没等到人回来,眼看就是三月三,钦天监掐算的好日子,要真让嚣张跋扈的十二皇子上了位,他们可真一点活路都没有了。他也不希冀十一皇子能为了他们和十二皇子对上,也不值当这么做,只求着能将长乐王殿下送离京城,找个僻静地方养着,说不定还有三五年好活。
花微杏却没什么反应,她每天好吃好喝好睡,闲来无聊便捧着话本子给苏元昭读。说起来这字也是当初跟着苏元昭才学会的,如今拿来给他讲故事,正正好。
毕竟她笃定,不管如今得势的是谁,最后登基的,只有苏元秋一个人。
诚如花微杏所想,三月初一那天,勤政殿兵变。
十二皇子手持长剑冲在最前头,双眼通红,连铠甲都未曾披挂,身后跟着金家的人以及宫中侍卫,一路杀到了勤政殿,将自己的生身父亲堵在了其中。
他不通武艺,却也靠着手下人拼死相护和一通乱打,至今都未曾受过什么伤。
“父皇,只要你写了诏书,我便放过你。”少年面容邪佞,脸颊处落了不知谁的鲜血,眼眸深深,手中长剑直指帝王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