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犹豫了一会儿,垂眸道:“臣妾是他母亲,当母亲的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一辈子都都顺遂康乐。”
先帝当时听罢,顿了顿,没说话。从此以后,他便再也没有提起了。
坐拥天下,执掌江山,先帝一辈子都没做到顺遂康乐。
皇帝还在外面等着,宫人给她梳完妆也在催促,可是却在跨出门槛时她突然停住了脚步。
宫人顺着她的目光往外看去,忽然惊喜道:“娘娘,下雪了。”
是啊,下雪了,满天团白的鹅絮一层层降落下来,这是今年的第一次场雪
“走吧。”
苋红色的裙摆擦过宫门,她走进纷飞的白雪中,一如她当年被迎进宫那天的样子。
祯元十二年,夏。
八月二十六崇和宫皇太妃薨逝。
光建十二年,秋。
十月十五,帝于金銮殿宣退位诏书。
第九十二章
崇秀元年。
新帝登基后的第一个元宵节。
外头还没起灯越宁就按耐不住了,趴在窗户边巴巴盼着,直到听到第一响烟花直冲宵天的声音,越宁立马起身去便催相容出门。
佟管家年迈,长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他这把老骨头挤不动,不过好在庆元楼今晚来了新的戏班子,唱的也是新戏,佟管家近年倒爱听这些民间的戏说。
越宁一个小娃娃自然是不会同老爷爷凑戏班子的热闹,他年纪小也不懂戏词。元宵节,他本想拉着二串陪着他们出去闹的,但是二串近来正忙着找媒人上中意的姑娘家说亲,他都是要成家的人了。
今年元宵节,相容和越宁一起出门。
临出门前,佟管家一边相容披衣一边嘱咐,佟管家近年越发爱念经了,若不是这两年相容身体好些,佟管家哪肯相容冬夜出门。
相容叹了一口气,无奈的目光投向越宁。
越宁则同情的摇了摇头。
说了好些,佟管家终于肯放人出门,越宁迫不及待就要出门,但是被后头的相容上前一把拉住了:“这碗元宵还能跑了不成。”
然后相容牵好越宁的手,带着他往外走。
走出巷子,头顶上正好烟花接连放开,黑夜的天空五彩斑斓,而前头街市上鼎沸的人声。
街头巷尾热闹非凡,夜市开张,红色的元宵灯笼结的一串又一串,总角的娃娃提着小灯笼在街市上嬉笑追逐。
走在长街上,越宁牵着相容,兴奋的看完这头看那头儿。想来越宁也是憋的,打从进了学堂,夫子之乎者整日围绕耳边,他耳朵快磨出了茧,不过好在越宁读书到现在也从来没有挨过一下手板。
夫子曾经和相容说过,越宁慧识,生来就是这块料,将来可成大家。只不过相容倒从来没想过越宁成什么风范大家,只不过是书卷能养心性罢了。
越宁看见前头,激动的一指:“爹爹,你瞧那边的花灯题的是金字。”
相容顺着越宁指的方向看过去,果不其然,就见前头挂了一排红灯,红纸灯笼上题的金字灯谜招了好些人站在灯下猜,男男女女,长衫罗裙,都站在那灯下头。
那灯上的金墨都是净山台那座大庙里每年刷佛台匀下来的金漆。佛前金漆,谁不想讨这个彩头,每年净山台一修缮完,赶着来上香的人能从山脚排到城门下。
出家人心善,得来的香油钱除了用来维持寺庙外,多出来的都捐出去做善事了。只不过眼下太平盛世,家国繁荣,连小娃娃出门能听见兜里有几枚铜板响,功德箱里的香油钱实在不知道救济谁去。去年年关,听闻运河开凿提上日程,僧侣们把功德箱里的香油钱全抬到莫胡曰的府丞门口,充国库,做民用。盛世之下,僧人不用做佛,修的当真是信仰。
每年元宵前净台山便会送几盏金漆题字的灯笼下来,悬在门前,当一个福祈。
“我们也去。”越宁拉着相容便走了过去,“爹爹你取盏金灯笼来,我们悬在门前。”
在越宁心里,论诗书文采整个苏城没人比得上他爹爹。
越宁学堂的夫子都上门请过相容去书院里讲课,去年夏天相容倒真去。此后学堂和他约定每月四五堂课由他来上,竟还给了工钱,哪怕他们知道相容最不缺的就是银两。
相容一身月白的衣被越宁领着走入一排灯下,越宁看了一圈,挑中了一盏,伸手指给相容看:“这盏这盏。”
相容顺着越宁的手抬头看过去。红色的光影笼罩在他身上,仰起一张沉静玉润的脸,系发的玉带长长垂落下来,周围人来人往,偏偏他如独立遗失的站在那灯下,成了一副画。
相容确是想讨这个彩头,摘个灯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正瞧谜语的时候,没想到身后擦过两个人,路过闲聊着。
“我方才瞧着江上一片画舫,都没船载了,原我还想着试试摘江上那盏灯呢。”
“就你这三脚猫的轻功,江上的金灯可不是谁能摘的,每年摘江灯那江面上就跟落鸭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