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时间可以抹去一切,但它一定无法改变“我喜欢你”。
这个故事没有所谓的终点——李君生
陶然和张云轩和好后的日子过得还是很令人羡慕的,张云轩没事的时候就陪陶然在图书馆呆着,看看闲书打发一下时间,累了便撑着下巴悠悠的盯着陶然放松一下。
陶然虽然口上说着考研要考的东西自己差不多都会了,剩下的就看运气如何了,但她复习起来倒是一点儿也不马虎,那样子相当认真投入呢。
每每当陶然不经意抬头时都会看见张云轩正在盯着自己发笑,这个时候她总会毫不留情的在桌子底下踹他一脚,她说这叫面子给足,但该打的还是不能省,对此张云轩只能苦笑。
倒是张云轩被陶然这么一踹,他就会立刻Jing神百倍的回过神去读书,也就是在陶然的严厉教训下张云轩才有幸啃完了他这辈子连想都没想过去读的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的《悲惨世界》和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他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自己,陶然只是不留情面的说他是明显的欠收拾——对,张云轩就是欠收拾,早在二零一零年我第一次见到他时我就知道了。
以上这些只是张云轩没事的时候做的事,他有事的时候就会拉着陶然去和他的那群要一起创业的人做探讨、做计划,陶然往往都是一个人坐在旁边喝咖啡——毕竟是这群大老爷们要创业,跟没她又没什么关系,而张云轩的主要目的就是能看到她。
实际上跟张云轩一起创业的那几个人嘛就是他那几个留下来的舍友,王俊、刘洋和张智源,还有一个人,不巧的很,陶然也认识,他叫刘浩帆——真的,你不得不说,这个世界上就是有那么多的巧合。
他们这几个大男生也不讨厌陶然,也不觉得他们讨论的是不能跟陶然说的机密,所以他们就任由张云轩把她带来了。他们甚至还对陶然有些小欢迎,毕竟多个异性能多少增加点趣味,虽然陶然根本就不参与他们的讨论。
陶然虽无意去听他们到底在商谈些什么,但时间长了多少能听进去一些东西,况且张云轩又对她坦白的彻底,她多多少少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她甚至开始佩服起他们来。
简单说他们几个人就是要搞一个多元的主题餐厅,还是餐厅,对外销售的也不外是甜点、饮料、家常菜,不同的就在于主题,他们所要经营的餐厅从大的来说就是分为“二次元”和“三次元”,但在每个里面又会根据客人需要设“古风”“冒险”“情侣档”……等主题,并定时推出不同的有特色的主题,将年轻人玩的cosplay、老年人的念旧情怀等统统融入进去,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人的需求。
听几个人闲聊时,陶然还了解到这个设想的最初提出者其实是王俊,张云轩只不过又给它进行了丰富,加上了“多元”,他认为只是餐厅是没有什么竞争力,关键要在满足顾客基本的需求时再做出新花样,再去满足他们别的需求才能增加竞争力。
至于其他几个人的加入,一是志趣相投,二是各取所需。
两人最初制订计划时认为刚开始创业,起步很关键,尤其他们要做餐饮行业,资金、客源、地理位置都很重要,虽说贷款是一条路,但风险太大,所以多找些合伙人更稳妥些,他们便在宿舍提过一次,巧的是刘洋没有考研或找工作的打算,就想着毕业后自己做个小本买卖——开个饭店,有那么几个人说他没大志,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上了四年大学,毕业后和那些及早退学的人一样只能做这些,他倒觉得无所谓,一是他有技术——爷爷是东北老厨,承包村里、乡里一切红白宴,自己深得真传,做出来的饭菜绝保地道;二是从高中起自己就看清了,反正终是为了养家糊口,上班也好,创业也罢,都是一辈子的事,干嘛不做自己喜欢的;三是自己早调查过了,未来最赚钱的行业还是餐饮业——生活在变,人们对美食的追求是不会变的,而且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只会越来越需要美食,而且自己这几年虽学习不怎么正经,但又不是在瞎玩,吃吃喝喝,自己那东北纯爷们的性格又招人待见,甚是扩展了不少人脉,所以他打算走自己的路。
这又经张云轩他们一提,他更是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队伍般激动的热泪盈眶,而且很是看好他们关于“多元主题”的提议,便欣然的上了“贼船”。
张智源嘛,是他们三个连哄带骗拉上来的,说什么“当今工作形势不容乐观,上哪儿去找好工作去,工资低,待遇差,整天还累死累活的”“你看看全社会那么多会计,又有一大堆考会计证的,哪有那么多岗位提供给你,还不如自干自的自在”,刘洋更是拍着胸脯说“你来给哥管账总比给别人打工强是不”……三个人好像已经有了一家经营的相当好的公司了一样,说的天花乱坠,这就跟传销里的“洗脑”是一样的,天天听,时时听,自然而然就信服了,最后张智源就不是很愉快的答应了。
张云轩他们三人倒不是对每个人都像这样苦口婆心的相劝,宿舍里剩下的两人他们就没下手,一是人家有自己的追求,就安心平平稳稳的过一辈子,不求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