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段时间,高澄的车子卖掉了,事情的发展比他们预先想象的更加奇怪。
起先,他让他助理来接,限号或者有其他事情的时候自己打车,恍然觉得无车一身轻,堵车、停车位的问题从此与他无关,十分的潇洒。过了几天,他彻底放飞了自我,又改成骑自行车——现在住的地方,虽说离两人的公司都很近,可是交通拥堵,早晚高峰,真的,搞不好骑自行车更快。
她喜欢一下班就看到他,还是让他接,他早就不会停得很远,大多数时候,就在楼下等她,他可喜欢他的自行车了,还给它装了后车架,每天晚上,载着丁乐在城市里逛逛。
归根结底,是住的地方太近了,后来丁乐就也被传染了,就两站,坐地铁还会挤,蹬蹬自行车还可以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
两个人的小日子眼看越过越有滋有味,生活方式上也越来越有共同语言,她的情绪变得更好,活泼了一点,再加上物质上rou眼可见的提高,这些东西是隐藏不住的,起先只是绯闻,现在她公司里好多人都知道了,她跟大老板在一起,并且是谈恋爱,不是他们所想象的、所期望的,他在占公司女职员的便宜。
与此同时,还发生了一件大事,丁乐的恩师,杜贺离开了星空影业,他去了阳光灿烂,实力上跟星空差不多,不过这种事不是全看公司市值的,阳光灿烂的创始人和大股东是着名作家,剧作有保证,向来只启用实力派演员,从没和流量有过瓜葛,是圈内绝无仅有的,不妥协、还没有被淘汰的影视公司,那显然更加适合杜贺,上次《仙驭》一事已经让他心灰意冷,这次大家都能理解他的做法,连沈清也没有留。
丁乐因为高澄的关系没办法跟他一起走,杜贺临走前,为丁乐做了两件事。
一是把刑侦网大《罪证》这个项目争取到自己手里,已经筹备了两个月他才走的,这期间几乎所有准备工作都是丁乐做的,所以就算杜贺走了,沈清也没办法把项目和丁乐分割开来。
二是,作为一个不着调的师傅,最后一次,总算是跟沈清好好谈了,他建议她,不要解散三组——也就是他和丁乐这个组,沈清同意了。为丁乐铺路的想法不可谓不明显。
丁乐感激之余,心思也更加深沉了一些,她一直在成长,未来还要更快地成长。
这个笨蛋师傅,他从没罩过她、倒是没少连累她,最后还把她一个人丢在这里一走了之,到最后,也连个同门都没帮她招募到一个。未来,三组就她一个光杆司令,她只能孤军奋战,想办法在这个公司里生存下去。
她不能再那么笨,一个不小心,这组没了,给她调到其他组,什么副导不副导的,可就全成浮云了。
这一小段时间,丁乐思想负担很重,处理人际关系、揣测人心向来也不是她的强项,拍戏再复杂,她无所畏惧,那是因为心中有信念,有热爱,但这些琐事,能轻而易举地让她抑郁,好在,家里还有个聪明的“军师”帮她分析分析,高澄听完,问:“沈清同意了?不解散你这一组?”
“对,她同意了,也许是给师傅面子吧。”
他质疑:“有必要吗?铁定要走的人。”
“那怎么说?”
他道:“我觉得是这样,你先放宽心吧,后面的路,沈清自然会帮你铺。”
她很是不解,《燕回京》扑得那么惨,几百万就这么打水漂了,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她讨厌她。
岂料,最了解老板想法的果然还是另一个老板。
杜贺前脚刚走没几天,沈清又故技重施,像当初忽悠她那样,忽悠起陈萍萍和李奈她们——
“你们都是同时进的公司,能力上能有多大差别?三组人少,丁乐有更多时间接触到杜贺,学东西,那组没人跟她争,所以她轻而易举成了副导,你们至今都还是助理,可见,进入人多的组未必是好事。我知道你们之前有嫌隙,但说老实话,大家现在都不年轻了,敢拼一把的人才有机会出头,丁乐就是最好的例子,顶住压力自己挑一整个项目,你们都看见了,做得好,公司看得见,绝对不会亏待了谁。”
她这话又是偷换概念,同时进的公司能力上就不能有差别吗?丁乐说到底是国内最正统的科班毕业生,中戏出来的,专业在线,审美在线,知道自己在做的到底是个什么活儿。再看陈萍萍和李奈,一个北影脱产班,一个学传媒的记者转行,这样一帮人,能把《燕回京》拍砸了一点儿不稀奇。
但这大概就是领导的奥义,饼画出去,自然有人想吃。
识时务者为俊杰,两个女生显然都是“俊杰”,被领导这一忽悠,都觉得进丁乐的组更好——老在2组待着有什么前途?2组算上编剧一共9个人,底下的人很容易被忽略,师傅又看重利益,项目做好功劳全是她的,她们只怕在这里呆一辈子都还是打杂,还不如去丁乐的组,关系总是可以修补,一共就俩人的组,一旦丁乐变成导演了,自己资历在这儿摆着,混也混成个副导了。
丁乐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沈清意在制衡,公司要发展进步、她要坐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