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执念与家
从顾易之有记忆开始,她看见的每一个人,头顶上都会有一个小小的数字,小时候,她并不知道这代表什么,经常问李致宁,“妈妈,你头顶为什么会有一个数字?”
也经常问身边的叔叔阿姨,为什么他们头顶上有数字,问幼儿园的同学和老师,为什么数字还会一直不停的变动,理所应当的,被所有人当成怪胎,被排挤。
小小的,软软的女孩眼里蓄满泪水,漂亮的眸子里满是不解与难过,为什么?她说的都是实话,她没有骗人,为什么没有人相信她?为什么只有我这么奇怪?浓重的自我怀疑包围着她。
李致宁曾被顾国栋勒令带她去各大医院看儿童心理医生,被医生告知顾易之有自闭倾向,这是小孩子眼里虚构出的一个东西,或许是因为顾易之太过寂寞,所以幻想出了数字来陪伴她。
善良温柔的女人不知道该怎么办,流着眼泪抱着日渐沉默的顾易之,“之之,是妈妈没有照顾好你,对不起,妈妈以后每天都陪着你,好不好?”李致宁把所有的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她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什么见识,没有什么文化,但会爱自己的女儿。
为了不让李致宁继续担心,顾易之聪明的掩盖了这件事,幼儿园的最后一年,她就装作再也看不见这些数字了,她告诉自己,她是正常的,她告诉李致宁,不要再担心了。
小孩子是一种既单纯又残忍的生物,他们无法理解不同,世界对他们来说是同质的,太阳就是太阳,月亮就是月亮,没有共同点,对待异类,他们的反应是远离,是排斥。
顾易之被接进顾家之前,从来不问李致宁为什么她没有爸爸,反正不管有没有,她在幼儿园里都逃脱不了被排挤,被嘲笑,有没有爸爸对她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数字。
所有人头上的数字都会变,都不一样,只有李致宁头上的数字永远是100,不曾变过。早慧的顾易之很早就学会了从1数到100,敏感的她也渐渐发现,数字越高的的人对她的态度就越和蔼,越温柔。
她长大以后慢慢总结进行了划分,以20点为一个分界线:0-20代表冷淡,大约几面之缘的陌生人;20-40代表普通,认识但并没有过多交流,可能是说过几句话;40-60代表友好,同学、老师、邻居,熟悉的身边人普遍都是这个数字;60-80代表热情,关系比较好的朋友,亲戚等;80-99代表亲密,一般是血缘亲人,挚友等等
而好感度100,她只在自己母亲李致宁身上看见过,所以除了李致宁对她的爱,是毫无保留,毫无底线的,其他任何人的喜爱对顾易之来说都是虚幻的,是一串冰冷的,可控的数字。
独特的家庭环境和小小的红色数字让顾易之从小患上心理障碍,她渴求爱,却又害怕得到,因为比起得到一份建立在虚假上的爱,她更渴望真实。无论自己变成什么样,无论自己是什么性格,她相信李致宁的100也不会有任何变化,这样的对比让顾易之无法接受其他任何数字。
这也是她从小喜爱物理的原因,她一直想要给这些数字的出现找出合理的解释,离出成绩还有几天,不过她并不担心,已经想好了无论去哪个学校,只会选物理专业。
人都是渴望爱的,尤其是女性,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是一种矛盾的体验。正如塞林格《破碎故事之心》中写的: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
童年小心翼翼讨好别人的经历让她厌恶自己的面具,厌恶自己的人设,连带着厌恶喜欢上这个自己的别人。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