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嘴角露出讽刺,“不是有什么难,应该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人把我当成鸡犬了。”
李东把谢万生看了又看,突然大笑:“是不是上门看女婿的多了?”
谢万生拿手揉了下李东的头发,身子往下一躺,“东东就是聪明,一点就透。”谢万生听李父李母都这样叫李东,立马也跟着这样称呼。
谢万生的哥哥前途不可限量,可惜已经结婚。作为他的弟弟,谢万生本身长得算英俊儒雅,经商在海市很出名,想他做女婿的很多,现在添了他哥哥的份量,条件越发诱人,春节里,借着拜年相亲介绍的人一发又一发,谢万生终于抗不住,逃离了。
李东也躺了下来,一边闭上眼睛,一边咕噜着对谢万生说:“其实这也是一个机会,看的人多了,总能找到个合心的。”
谢万生沉默片刻,手支起头侧对着李东问:“东东,你想过以后和什么样的人结婚没有?”
李东似睡非睡:“我都不想找老婆,很麻烦,一个人过也不错的。”
“不喜欢女的?”谢万生小心观察李东。
“我怎么不喜欢女的!”李东咕隆,“我妈就女的!”
谢万生闷笑;“那东东怎么会不想结婚?”
“麻烦…不好.的话…要……离。不如…不…结…”李东都没说完,醉意上来,睡着了。
谢万生很满意,东东和自己志同道合,看着李东晕红的脸,怎么看怎么可爱。想凑过去亲一下,李东睡梦感觉到谢万生的呼吸,被打扰了,翻了个身屁股朝着谢万生,又睡过去了。
谢万生没占到便宜,也不遗憾,头贴着李东的脖子,一只手搭着李东身上,紧挨着躺下开始午睡,谢万生觉得浑身都暖暖的,这样的感觉有种幸福。
☆、第 24 章
李东的家乡没什么风景区,邻县茅山倒有座道观,据说有两千年历史,第二天,李东开车带着谢万生去游览。
93年,天朝人还在为自己温饱奋斗,没什么事的话,人们没多少人有闲心思去烧香拜佛,道观烧香的外地人居多,本地人去的也以老人为主。这个道观还没有如后世那样大修特修,仅仅只修了条石子路直通山顶。
李东和谢万生是吃了早饭就去的。路途很近,二十几分钟就到了,车子一直开到了山顶。冬天的早上,太阳升得晚,8点多也不过全露出地面,阳光的照射下,山下水雾环绕,山顶道观仿佛世外仙境。这个时间比较早,来的人不算多,人们也不大声说话,整个山顶笼罩在一片静谧当中。来拜山的都是当地几个老人,人特虔诚,基本都是从山脚磕头爬上山来。其中有个七老八十的老头,都柱着跟拐了,还在两个后辈相扶下,坚持一歩一磕。
李东见谢万生注视着老人目不转睛,说道:“我们这里人到茅山来朝拜,有个规矩,要来就得连来三年,不能间断,不然就不灵验。有所求要从山下跪到山顶,必须自己亲自做。这个老人即使行动不便,小辈也没办法代劳,只能跟着。这一般都老人家讲究,年青点的都不信,你看,他两个孙辈就不磕头。”
谢万生疑问:“所求灵验吗?”
李东家里人都没来拜过,自己前世也没信过什么教,对这个还真没关注。
“我也不知道,据说相当灵的,不过本地人出什么事才来求一下,典型的临时抱佛脚。”
说着,李东看着谢万生发笑,谢万生不解:“我没临时抱佛脚,你朝我笑什么。”
“茅山还有句话流传很广,叫茅山菩萨招远不招近,像海市,来的人就很多。”
谢万生注意了下周围,果然一大半都外地口音,其中竟真有海市来的,摇了摇头:“有点意思。”
庙门口的路边有小摊小贩在卖烧香用品,不过很奇怪,基本每个摊都卖戒指,不是真金或银的,都是涂了层金色的铜圈,更有干脆就是黄铁皮。
李东看到戒指,想到了什么,调皮的一笑,拉着谢万生往一个围着人多摊位走去,一边低声吩咐:“呆会你缠着摊主,多和他讨价还价。”
谢万生虽然不解,也照着李东说的,和旁边人一起参与还价,正说着,眼睛余光看到李东的手迅速拿了两铜戒指塞进口袋。谢万生慌忙抬头看摊主,发现摊主根本没注意李东。(穿着这么好,人长得那么帅,道貌岸然样,谁把你当小偷?)
李东得手后,悠闲的看着别人和摊主你来我往,然后拉下谢万生,“我们走吧,没什么好看,都不是真的,就铁皮铜圈。”
摊主闻言,转向李东嚷嚷:“说什么铁皮铜圈的,这都开过光的,有财气,小伙子别不信。”
李东也不辩解,附和着:“对对,都沾了光的,等我们烧完香再来。”
等两人离开地摊,李东喜滋滋的掏出两铜圈,给一个谢万生。“来,正好抓两个,你戴一个。”
谢万生拿着戒指发呆,什么意思?送自己戒指?几千万身家,不去买真的,还偷铜的送?
忍不住拿眼睛斜视李东,满脸怨念,太不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