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到了一起,在南北文化的大碰撞之下,倒真的产生了不少火花。
尤其是临安城里,一派和乐繁荣的景象,根本看不出北边的战事有多么地危急。赵构是历朝历代第一个亲口鼓励通商贸易的帝王,南宋的视野也在开始转向整个世界。
南宋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都是能人辈出,人才济济。阿娇也跟随着皇帝出行,见过了江南水乡的富庶。再回想起当年跟随着康熙南巡,纵然官员们做出一派繁荣景象,江南一带仍然一眼能看出元气大伤过后的萧瑟感觉。阿娇感慨着当年南明政府,史可法这些大臣们要是能有南宋这些文臣武将一半的能力,也不至于让南明政府一两年就溃败!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多么地惨烈?大半个华夏版图,完备的官僚制度,百万军队,南明政权竟然一年就能全拱手让出,生生地打烂了一手的好牌!
阿娇越发地理解起赵构心里的执念了。他的父兄宋徽宗、宋钦宗把大宋家业全部败光,是赵构费尽心力给重建了起来,这样一份基业,赵构如何肯让人?如果历史上的赵构没有杀了岳飞的话,和东晋、南明等几个逃难朝代的帝王比较起来,说不定他还能当一个正面典型。赵构也不是一味的懦弱,阿娇发现与其说他恐惧金人,不如说他恐惧金兀术此人更为恰当一点。金兀术是金国的大将,整个宋朝从皇室到百姓对他都是非常畏惧的存在。此人早期的时候,可以说打到哪里就杀到哪里,北宋的灭亡有他的一大份功劳。
赵构被金兀术追着,一路南逃,对他的恐惧是长年累月的。包括吴皇后在内,对此人都是甚为畏惧。
不过阿娇倒不是很怕此人。金兀术的真名是完颜宗弼,是金国开朝始祖完颜阿骨打的第四个儿子。早年他初出江湖的时候,之所以让人闻风丧胆,不光是他本身能力出众,也是因为北宋末年的两个皇帝实在是有些昏聩无能。赵构再怎么说,比宋徽宗、宋钦宗这两个人也要脑子清楚不少。
当然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人的无能是出了名的,阿娇觉得他们还不如遗留下来的,宋哲宗的那位孟皇后头脑清醒。孟皇后因为被宋徽宗的哥哥宋哲宗废过,在靖康之难的时候,住在民间,反而幸免于难。金国的人实在太狠,北宋的皇室被抓的人丁凋零,就剩下个赵构,还有孟皇后这么个废后相依为命,后来孟皇后还为南宋政权的稳定做过贡献,哪像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人,只能拖累儿孙……
阿娇前两世是匈奴人的死敌,上一世身为蒙古人又住在满人的皇宫里,对这些外族的共通的心思和弱点,也是了解了个七七八八的。再加上金国的历史也能随时翻阅,阿娇觉得完颜宗弼实际上威慑力要远大于他现在的能力。
首先是南宋的抗金战线被完善了之后,金国想要大举进攻的难度大幅度地增加,金兀术在这上面也吃了不少苦头,后来也不得不改全面战争为局部战争。其次,金国国内形势也是越发复杂。完颜阿骨打当初的继任者是他的四弟。这些外族人一旦形成了一个大的政权,宗室肯定要闹起来,而兄弟之间的传位更是让宗室的关系复杂起来。
金国国内也有主战派和主和派两个派系,此时金国建国不久,皇权还不够集中,宗室争权夺利特别地严重,像是发生在明年的宋金第一次和谈,就是在主和派的引导之下进行的。
后来金兀术帮助金熙宗干掉了主和派的人,可惜他再度南征反而被南宋反咬的不清,后来只能利用自己的震慑力,成功诱使赵构进行了第二次的绍兴和谈。在他临终前的几年,和蒙古当时的合不勒汗也打过不少仗,只不过千百年来的蒙古人,一向就是打得过就抢,打不过就跑,今年伪装讲和,明年卷土再来。金国扎了根之后,也是不胜蒙古之扰,再加上蒙古兵也是骁勇善战,最后无奈也是封了蒙古国做国王,每年还要赔不少东西安抚他们。
阿娇觉得,早年的金兀术被过大地拔高了,晚年的他其实也就回复了凡人。不过他的存在,象征意味还是很强烈的。
话又说回到赵构身上。赵构其实也不是一味地懦弱,胸无大志,只不过他觉得目前的现状已经很好,因此在不断地犹豫之中。历史上的他是在秦桧等人的不断撺掇之下,最后走上了一味求和的道路。但是目前秦桧基本上被阿娇给炮灰掉了,下一任丞相虽然也是主和派,但是和秦桧又大有不同了。
赵构重用一些主和派的官员,不光是他内心对于求和求战十分犹豫的体现,也是看在主和派主要都是要坚持治理内政,国内事务交给他们的确比较合适。但是主和派之间也有不同的派系。这又要追溯到北宋的宋太宗的时期了,在那时的主和派就分裂成了三派。第一派是称臣纳贡,也就是完全求和的态度。第二派是只守不攻,并不和当时的辽人和谈,只是守住边防,不主动出击。第三派是休养生息,伺机再战。宋朝的历史似乎和主战、主和永远搅和在一起,但是很多主和派的官员,内心也是取的一种很积极地对待金国的态度。
虽然对金国的态度一直犹豫,但是因为毕竟和金国的和谈还没有正式稳定下来,赵构也没有后来那样,下定求和的决心。近年来他任命岳飞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