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襄奇道:“说起来,程不识不是一向看不起他松散的治军方式吗?”
在卫青学习兵法的时候,刘彻举了程不识做例子。
卫青道:“李将军带兵虽然松散,不过机动灵活。如果两者结合起来,各取所长,对付起匈奴人,更有把握。”他陷入了沉思,自言自语地道:“匈奴人的骑术Jing湛,比我们汉朝骑兵强得多……”
“那没有办法,人家是天生的。”
听了曹襄的搭话,卫青沉yin:天生的吗——或许吧……不过,人不是天生下来就会读书写字,骑马也一样。
他想起自己的第一次骑马,如果不是公孙敖解围,还不知道会如何收场呢?
想至此,卫青微笑:“我原是乡野里的放羊娃,是什么都不会的。”
曹襄抿唇,对卫青的意思心下明了。经过这许多年,刘彻的栽培已经把卫青变成了一个武将。大汉的骑兵自然也是一样。
果然就听卫青道:“只要有良师教导,有足够的好马,大汉对匈奴并非就一定处在下风。”
“卫车骑真是煞费苦心。”曹襄摇头道:“只是李广为人耿直的近乎孤傲。卫车骑如果贸然前去恐怕只会碰一鼻子灰。”
卫青笑笑,他明白,自己的出身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个很大问题。不过目前他要考虑的并不是这些。他要面对的是大漠苍狼匈奴。稍有差池,便死无葬身之地。
面对匈奴人,虽然卫青得到过一次胜利,但没人能保证他会得到第二次,也许这一次卫青再也回不来了也不一定。曹襄这么想着,所有的人也都这么想着。
可现实让所有人的想法落了空:这一次,卫青驱逐匈奴白羊王和楼烦王,夺回河朔土地千里,捕获敌人几千名,缴获牲畜十万头,所带之三万骑无一伤亡,全甲兵而归。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这是现实,可它偏偏就是发生了。
卫青因此受封世袭长平侯,采邑三千八百户。曹襄看着他凯旋,从城门一路进来,马背上的卫青笑容淡淡的,青色的盔甲,大红的披风,握着缰绳的手自然而放松。
曹襄猜想着,也许正是这样一种从容的态度,才让他获得胜利。可也正是这样一种从容,让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曹襄又开始做同样的“噩梦”了。
*************
卫青回到家,迎接他的自然是整个家族的欢天喜地。卫少儿兴奋地张罗着为卫青洗尘,如玉夫人羞涩地向他贺喜问安,霍去病跟在卫青身后,过来凑热闹。他被封了校尉,这次也一起跟着出征了,却还只是挂个虚名,以亲兵身份跟在卫青身边,算是长长见识。
宁乘却拿出了一封书信,交给卫青,道这是他在边关时候有人上门来留下的。卫育接过,打开来看,起初还不以为意,但渐渐就变了脸色,急忙问宁乘:“这信上所说的,皇上有旨意了没?”
宁乘回答:“有。”伸住一指,“一个字,族。一个月前就木已成舟。”
卫青脸色铁青,道:“朝廷中就没个劝的人?”
“太后为之求情,都被皇上拒绝,还有谁的劝说能有用?”
卫青沉默。一径沉默。为了应对府邸中人们的欢喜,他的笑容是那样僵硬。除了卫青和宁乘,谁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晚上,卫青又被传入宫中。刘彻像以往一样拉着他,让他和自己坐在一起,谈笑起日常政务中的琐事,亲亲热热的,讲到高兴处,就扯住了卫青凑上去亲一下。
似乎根本没发现卫青僵着身体,或许是发现了的,却根本不在意,或者只当是他长久没和自己亲近而有些生疏而已。
“朕想把关东的一部分人口迁移到茂陵去,但是关东郭氏却公然抗命,还煽动当地所有的民众抗命。当着钦差的面,所有乡绅都站在郭家那边,只有一个儒生站在钦差这边。结果郭家的一个子弟就在半路上把那儒生给杀了。你说,可不可恶?”
刘彻兴致勃勃地说着。卫青全身的神经立即一跳。
刘彻却还在说:“杀人偿命,这样的乱臣贼子朕自然是不会放过——”
“于是皇上便将关东郭氏一门减族吗?”一直默默倾听的卫青忽然插口。
刘彻怔了一下,笑道:“啊,你知道了呀。”
卫青抬高了声音:“杀人偿命,这没有错,但该偿命的只是那名郭家子弟,皇上却为何要灭郭家满门?”
刘彻笑了一下,道:“这件事情并不是那名子弟犯下了杀人罪这么简单。而是在关东,郭家的威信已经超过了皇权,对关东的百姓来说,朕的圣旨远不如郭家的意志重要。你说这不是可笑吗?”说着就哈哈笑起来,笑了一阵却发现卫青一脸严肃,于是既觉尴尬又觉无趣,便停止了。
收敛起嘻笑的态度,刘彻正色道:“爱卿,朕问你,依照律法,杀人何罪?冒犯皇权又该当何罪?”
卫青怔了怔,皱眉,垂眼道:“杀人者死,冒犯皇权罪当株连九族,凌迟处死。”
“卫青,这些日子你不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