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咧!”阿詹高兴的跳起来。
“我们,我们也一块。”旁边气喘吁吁的老朱也举手要求加入。
阿詹给他们带路,先去他家里冲个澡。
阿詹的家离早游点不远,大概骑了一公里就到了。
顾惊凡和老朱两人在阿詹家浴室冲澡,苗淼则坐在田埂那,任由风吹起裙摆,看着远方的风景。
她看了眼站在旁边的阿詹,问:“我之前搜到这有祠堂,有山水,除了这些,还有什么特别的风景吗?”
论起当地风景,想必没有比本地人更熟悉的。
果然阿詹摸摸脑袋,憋出了个“有。”
她好奇的追问,但阿詹只是傻笑,却不告诉她特别的风景是什么,只是说:“我下午带你们去那,到了就知道了。”
等到他们冲洗干净,阿詹最先带他们去的是岛上的一座祠堂。
祠堂的屋檐上是天宫造物般刻出的石雕,边角弯弯,像钩子一样。正门口上方则题着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沈家祠堂”。
大门两边的圆柱上题着词“韶华家声远,英气世泽长。”
苗淼站在门前看着这座祠堂,都能感觉到沉甸甸的历史的分量。
阿詹跟他们介绍道:“这是沈家很早以前的祠堂,现在都彻底荒废十几年了。”
原本这个小岛也是沈姓一族为大多数,只是几十年前和十来年的二次改革以后,出走的人越来越多,直到今日,已经门庭冷落,荒无人烟。
苗淼踏过前往正门的几方台阶,站在了大门口,推开了门,这座尘封已久的祠堂在“吱呀”一声中,以怀旧的姿势张开了它的怀抱,拥抱了这些陌生的满怀敬仰的人们。
虽然阿詹说祠堂已经荒废十几年了,但单看的话还是觉得保养的很好。苗淼脚踩着土地,抚过红砖,抬头就能看到顶上高大的房梁,梁木是用红木做的,上面烙印着时代的痕迹。
走过长长的走廊,便是一处院子。
院子里有一枚小池塘,但池塘里的水已经干了,只剩下郁郁葱葱的树生长的喜人。
主屋进去就看到两排椅子簇拥着正前方的主位,主位上的牌匾写着“聚贤堂”,应该是曾经沈家族人开会的地点。
苗淼被里头的灰尘呛到,离开了主屋,往左边走,就看到立在那刻着沈家历代功绩的石碑。石碑上是一笔一划,刻下的人物传和家训。
人物传是一些沈家人得官身或者做善事而立的,家训是教导他们立身要正,为人要诚。
离开祠堂后,差不多到了午饭时分。本来阿詹打算带他们去小岛上唯一开的店家吃饭,但在他们的提议下,后来还是找了个本地农家付钱蹭饭吃。
苗淼在这家农家做饭人一旁积极的像小蜜蜂一样,忙前忙后的帮忙,好奇的看着这些特色菜的做法,试图学到个鳞星半爪。
小朱坐着看到这清形,和老朱一块称赞起她昨天的厨艺,阿詹听得眼睛发亮,顾惊凡只是笑笑。
好不容易做完饭了,苗淼才回到餐桌旁,将碗上的筷子拿起,信誓旦旦的说:“我觉得今天晚上,我就能做这特色菜给你们吃了。”
“这么快?”小朱有些吃惊。
“那晚上就交给你了!”老朱还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
“我也可以吗?”阿詹怯怯的问。
“当然啦!”苗淼十二分肯定,在欢呼声中突然感觉一阵背寒,转头就看到是顾惊凡在眯着眼看她。
“你确定?”
苗淼咬住了一根筷子,果然看到新菜式她就忍不住手痒,她瞅了顾惊凡一眼,双手握着轻轻摇晃着身体,同他说:“难得一次,我们搭档吧。”
她伸出手,示意晚上一起握手合作。
顾惊凡无奈的伸手回握,“好。”又拿手指蹦了一下她额头。
厦田小岛的特色菜有本地种的辣椒制成的辣椒酱。
方才和她一起做饭的阿姨见她吃的开心,讲起这道辣椒酱的制法,用的是本地辣椒。
厦田小岛的辣椒并不是辣的呛人的那种,而是干爽的辣。材料主要用的是浸泡好的黄豆,将它放入锅中闷熟。切碎的蒜,辣椒放油锅中,再加进闷熟的黄豆将它们翻炒熟透。
再用刚刚闷熟的黄豆汤淹没,彻底熬成黄豆辣椒酱,才算制成了。
成泥的黄豆和辣椒,挖一勺直接吃,真是停不下来。苗淼听着阿姨讲,一边吃的津津有味。
顾惊凡挖着吃了一口后,就在阿姨说的时候,认真的记下了这道辣椒酱的步骤。
下午阿詹骑着自行车在前头领头,说要带着他们去特别的风景。
只是阿詹要带他们去的这风景实在有点远,感觉走了好半天。
事实上真的已经走了很久,小电驴的电已经被苗淼骑着耗光了,现在她只能踩着脚踏板往前。一路上,因为厦田小岛的地形,上坡下坡的挺多,走得弯弯曲曲,导致普通的一公里都比平常上路更艰难,特别是今天天气还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