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照着宋知濯匆匆忙的履步,才错过了太湖石,明安紧步跟上,“爷放心,太医不是说了,老爷只是急火攻心,没什么大碍,吃两剂药就能好的。只是老爷这一病,您要辞官的事儿,怎么好再开口?”
“那是你没到头。”他将上半个身子奋力挪到床边,一个马尾垂下床沿,两片唇一启,全是讥诮,“大哥,别装好人了,咱们兄弟什么时候好到了这个地步,也值得也来替我惜命?”
“没什么好喝的,”宋知书仍旧笑着,透过两片帐间宽宽的一条缝望他一眼,一如从前那样总是漫不经心,“太医不是说了麽,喝了药也就多撑些日子,没什么差别。大哥,你留恋红尘,你长命百岁地活着,我觉得没什么意思,想早点到下辈子,重头来过。”
宋知濯接过那方檀木盘,一手抬着药推门入内。只嗅见大大一间屋子满是酸苦,想来是打翻的药。果然,甫入卧房即见床前一滩水渍,青灰宝幄半撒半掩,罩着宋知书衰弱不堪的身子。
“晓得了晓得了。……只是爷,我还想着要不要告诉您呢,如今也只好说了。咱们奶奶近些日在清苑,总招一些读书人上门儿,周围人户都议论纷纷,说什么‘这个小妇人不得了,才出了宋府,就想着找男人了,简直伤风败俗’……”
风簌怯怯,满襟依黯,未几已入院内,只见廊迴莺啭,丫鬟们聚在庑外,目露愁色,被几盏宫灯徐徐地摇撒四方。方才一抹松快的畅意随之消散,一股浓浓的哀切弥散在宋知濯胸腔内。他又一次,要以芜杂的情绪,来面对一场离别。
算起来,他们已经好久不曾见过面,骤然一见,像隔了几辈子,已经险些认不出眼底下凹陷的面颊、萎缩的皮肉、这副枯败的骨头是那个曾经放浪不羁的宋知书。
未知行到哪里,有一片竹叶疏影,沙沙响彻,伴着宋知濯略疾之声,“什么读书人?”
“回大爷,”慧芳抽抽搭搭,拈帕搵着一滴又一滴的眼泪,“爷不让我们伺候,也不吃药,老爷病着,又不敢去惊扰。还求爷进去劝劝我们二爷,叫他好好儿的把药吃了。”
宋知濯挂起一丝释然而伤怀的笑意,脚步匆忙,“去,毕竟我们是亲兄弟,他病得那样儿,我该去瞧瞧的。”
“闭上你的乌鸦嘴!”宋知濯顿步回首,恶狠狠一呵,复又行路而起,“只要她心里没有别人,那我就总有法子。我警告你,这话儿你别跟明丰提起。”
观他急色,明安倏而一乐,“爷别急呀,听明丰说,奶奶是想把大的几个丫鬟许了人家,托沁心姑娘打听良人呢,有准了,便将人请到清苑去相看相看。”说着,那脸上又挂下来,“不过咱们奶奶您是知道的,向来不大讲个规矩,直勾勾的就与这些男子在厅里相谈,传出去好些闲话儿,难听得要死,爷想个法子将那些人都打发了吧。”
以慧芳为首,丫鬟纷纷福身行礼。宋知濯的眼睃过一人手上端的药,便疑上眉心,“你们不进屋去伺候,都在这里站着做什么?老二的身子可好些了?”
咯吱咯吱急促的雪沙中,宋知濯闷闷地颔首,一截玄色的衣摆摇一摇,在夜里不大明显,“不妨事儿,过几日再说一样的。你放心,父亲必不会为我的事儿气的急火攻心,他是为老二。”
然,他笑了,狭长的眼,歪出的亮铮铮的虎牙,又是他。他的声音几乎是抓不住的一缕风,随时要散,“大哥?你怎么来了?有劳你,这样忙,还想着来。”
他的眼很快瞥过去,浮生千万,仿佛已经不值得多瞧一眼。宋知濯就势坐在床前一根折背椅上,声音干哑而平静,“把药喝了。”
宋知濯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只觉得胸膛里堵着什么不上不下。沉默中,宋知书又再开口,调笑依然,“大哥,你我打小就不怎么对付,临了了,也不必装什么手足情深。”说到这里,他抖着胸膛剧烈咳嗽起来,仿佛两片
“这辈子都没到头,想什么下辈子?”
夜东风,几番吹梦,嗈嗈吹起雪与萧。各处廊下摇着霜白绢丝灯,曳着梅英似霜。从前混沌的一切仿佛在今夜,沉淀出了一个寒冷的结果。
于是这一口血,便喷涌在太湖石下,将黑漆漆的天,白茫茫的地染成了一片刺眼的猩红。
“那……,”明安小心斟酌,提着灯笼侧首,“咱们可还去瞧二爷吗?”
“原来是为了这个,”玉沙响起,宋知濯面上的急色融为一个淡淡的笑意,“这也没什么,那些丫头大了,也该嫁人了。至于什么名声不名声的,你奶奶也不大在意,我也就不大在意,随她高兴吧。”
俄顷,明安将眉头攒得死紧,“爷,太医都说二爷的身子不成了,往后咱们宋家就只有您这一位少主子、老爷也只有您一个儿子,百年后,还得是您继承这国公爷的爵位,只怕您想自立门户,没那么容易吧?依我看,咱们还是别走了,况且您自个儿说要走,奶奶可什么都不晓得,回头您自个儿出去了,奶奶不一定答应呢。您瞧瞧这些时候,一趟也没回来过,明丰来拿东西,也没说奶奶有话儿捎给您,我看呐,八成是要跟您老死不相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