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天佑猜测他就是本村的村长,笑眯眯的上前扶起这老翁,“起来吧!”又朝着其他人喊道,“你们都起来吧!”
于福兴站起来恭敬的问道:“不知大人突然来此所谓何事?”
“是这样,于大熊背了地蛋到县城去卖,刚好被我看见,我见这地蛋能食滋味甚是不错,就想着来此多挖一些回去栽种,以后想吃随时都能吃到。”
于福兴听完他的话,暗道:没想到这个新来的县令大人竟是个爱吃的,喜欢吃这地蛋,就不辞辛苦的跑这么远来挖。
柳天佑可不知道自己被盖上了个爱吃的戳,他继续说道:“于村长,你让他们都散去吧!”
于福兴:“你们都家去吧!都别围在这里了。”
于大熊之前喊三婶儿的那个妇人大声问道:“大人,我们家还有地蛋,你可还要收?跟大熊的地蛋一个价就成。”
柳天佑:“收,你们家里要是有地蛋,都可以卖给我,我按一文钱一斤收。”
三婶儿猛的一拍自己的大腿:“太好了,我儿子昨天刚到山里挖了两筐回来,一个都还没吃呢!我这就回去让我儿子给大人挑来。”
其他人听到他这样说,这个说我家有一背篼没吃完的,那个也说我家有一箩筐没吃完,都赶紧回去把自己家的存货拿过来卖。
见人群散去,柳天佑这才跟着于大熊继续往他家走。
于福兴想到于大熊家只有两间破草房,赶紧又道:“大人,天色不早了,大熊家只有两间茅草屋,大人不如到小的家去歇息。”
于大熊跟着点头憨憨的说道:“对对对,我光顾着高兴,竟把这么重要的事忘了。大人,你就到村长大伯家去住吧!我家的屋子太窄了,住不开。”
柳天佑:.....
“好,那就劳烦于村长了。”
于是,一行人又跟着于福兴来到一座一楼是石头建的,二楼是木头建的院子。这院子虽是两层小楼,屋顶还是茅草铺就而成。院子的左面种了一颗枣树,这会儿光秃秃的,连片叶子都没有,像颗枯树一般安静的立在院子里。
于福兴热情的招呼着柳天佑进去,进去之后又赶紧搬来竹椅请柳天佑和张柏君坐下,接着又让家里的媳妇赶紧去烧水泡茶来。
张柏君没坐,而是站在了柳天佑身后。
于福兴许是觉得家里简陋,站在那里极为不自在的歉意的对柳天佑说道:“大人,家里简陋,请大人见谅。”
柳天佑摆摆手,温和的说道:“无妨无妨,于村长不用如此客气。于村长,你们村有多少户人家?共有多少口人?”
“回大人,村里一共有十八户人家,共有一百二十三人。”
“于村长,我这一路走来,见村里的田地极少,你们平时都以什么为生?”
“回大人,村里都是以打猎为生,把打来的猎物运到山下的镇上卖掉,再换成粮食、油盐、布料之类的物品回来。大人,不是我们村不种粮食,是山里的鸟雀太多了,种点谷子粟米还不够鸟雀啄食。山里鸟雀虽多,但能食的东西也多,再加上打猎换来的粮食,就够一家人食用了。大人,村里虽说不富裕,但也饿不着。”
“那你们村的赋税也是靠打猎换来的粮食交的?”
“是。”
“于村长,你们寨子里的人可知道县城去年开了一家甜水作坊,作坊里在收各种果子?”
“听说了,我们寨子离县城太远,等我们接到这个消息时,山里除了能摘到一些橡子之外,其它的果子都烂了。大人,县城的甜水作坊真的什么果子都收?山葡萄可要收?”
“收,不管是你说的山葡萄,还是山里的其它果子,作坊都收,就是你说的橡子也收。”他前世去旅游时,吃过橡子果做成的豆腐,味道可是很不错的。
于福兴:太好了,寨子后面有很大一片山的山葡萄,因为味道太酸,除了村里嘴馋的娃娃们去摘来吃,连山里的鸟雀都不爱吃,没想到这个爱吃的县令大人竟然连山葡萄也要吃。
“大人,太好了。要是这些都能卖银钱,寨子里的人都不用去打猎也能换到足够多的粮食了。”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一手端着一摞粗陶碗,一手提着一个陶罐走了过来。
“爹,茶煮好了。”
于福兴接过粗陶碗和陶罐吩咐道:“老三媳妇,进去告诉你娘一声,就说大人们今晚要在我们家歇息一晚,让你娘做些好饭食招待大人们。”
“是,爹。”这妇人说完瞟了一眼柳天佑后,低垂着头微红着脸进去了。
这个举动柳天佑没注意到,但站在后面的张柏君注意到了,她先是一愣,又愤愤的扫了一眼柳天佑,呢喃一句:“招蜂引蝶。”
柳天佑:“真是麻烦于村长了。”
“不麻烦不麻烦,大人能住在小的家,是小的荣幸。”
两人正说着话,院子外面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紧跟着一个妇人的声音传来,“村长,我听大熊说县令大人在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