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是她勾引人的,想必杀她的人总会查清楚这点事吧,我能查得到,你查不到?”
杨云韶是来质问的,可是质问到现在,还要怎么质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质问?
“不是你。”杨云韶相信一个敢打下一个东突厥国作为自己的后盾,也作为窦氏后盾的人,必然不会杀她的母亲。
虽然像李昭说的那样,萧氏是让人很恶心,但再怎么恶心,也不至于杀人惹事,李昭并不是一个嗜杀的人。
李昭道:“我没有杀她的理由。”
很多人看来萧氏的死一定是李昭所为,实则不然,要不是有萧氏之前想对窦氏动手的事在先,李昭不会想杀萧氏,而这一点只是襄国长公主的话而已,李昭到现在并没有查到所谓的证据。
李昭都查不到的证据,杨云韶这样不知内情的人,更不可能会去查此事。
所以李昭自信可以说服杨云韶。
杨云韶自有思量,不得不承认李昭说的都是事实,既然是事实,就要承认是吧。
“此事,我会让他们给我一个交代的,不管是什么人,他们敢动我母亲,我都会让他血债血偿。”
李昭想守护她的母亲,杨云韶同样想守护她的母亲,守护不了,可是她还会想尽办法为她的母亲复仇的。
“我也会让人查的,把杀人的罪名往我头上扣,我总要证明自己的清白的。”李昭说到这里,杨云韶道:“若是有什么发现请告诉我,我希望你可以帮我。”
“好!”杨云韶想让李昭帮她,她会的,毕竟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李昭需要做成此事。
杨云韶离开了,可是萧氏之死和远航道长之死因为有人呈上证据证明与李昭有关,三司皆请李渊传李昭前去问话。
李渊也看过他们手里握着的证据,萧氏死去的时候手里握着李昭衣料上的碎片,而有人寻到李昭那件缺了衣角的衣裳。
至于远航道长的死,平阳公主府里竟然有侍女指证她亲眼看到李昭动手杀人。
这样人证物证俱在的情况下,大理寺,御史台,还有刑部要求传询李昭,而且还有虎视眈眈的杨家人,以及那些忠于杨氏人,原本李渊和萧氏之间竟然有私情,这就已经够让他们生气的。
现在萧氏一死,竟然还是李昭所为,证据在前,李渊难道还想包庇李昭吗?
就算李渊想包庇,却无人允许他包庇。
“皇上迟迟不肯许臣等传询平阳公主,难道此事是皇上指使?萧氏之死与皇上有关?”
此问落下,李渊斥道:“放肆!”
若不是放肆怎么敢说出这样的话来,李渊指着他们问道:“你们在质问朕,这是连朕都怀疑上了,认为是朕动手杀人?”
“皇上,臣等只想查个水落石出。杨氏归降,献上长安还有传国玉玺,若是让他们蒙冤受屈,天下人该如何质疑大唐?”有人提出这一点,想让李渊想想清楚,最好不要乱来,毕竟大唐还是要稳定人心为重,要是他敢乱来,到最后是何下场,他可要想清楚了。
李渊的脸色不好,虽然下面的臣子说的倒是事实,怎么听起来似乎在威胁他,提醒他不要忘了自己这个皇帝的位子还不稳,要是他执意不给人一个交代,接下来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未可知了。
李渊拧紧眉头,明显的不喜,李建成站出来道:“父亲,清者自清,阿昭没有做过的事,并不畏于人言,也敢面对指证。”
此言一出,看着好像是在帮李昭说话,实则却是要顺了提议的人他们的意啊!
李世民的目光看向李建成,似乎在思量李建成为什么会突然出声站在那些人那边?
李渊本来还在坚持着,此时似乎已经恢复过来,李昭有没有做过什么事,他心里有数,想跟李昭对峙,李昭还会怕跟他们对峙吗?
不,李昭从来不怕,他们想对峙,那就对峙好。
“好,朕会下诏让阿昭去一趟大理寺,你们要对峙只管对峙,但是这件事你们必须拿出确凿证据来证明两条人命皆是阿昭所为,否则朕不会让你们轻易结案。”
“皇上,平阳公主身系两件命案,是否禁止平阳公主出入大唐返回东突厥?”适时有人提出限制李昭出入大唐的话。
接着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的附和道:“请皇上再下诏令,在命案未查清前,平阳公主不得离开长安。”
一步步的准备,明摆着是想把李昭套住,不让李昭有离开的机会。
“入我大唐,纵非我大唐的子民,也该守大唐的律法,任何人都一样,包括平阳公主。”有那傲骨铮铮的人适时的站出来,若只是一般人的谏言还可以选择听或是不听,可是此时提出的要求关系着在大唐的公正,律法是有用还是无用,若是没有这些人在,不拿律法当回事,大唐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此事,儿臣附议。”第一个表示同意的人竟然又是李建成,李渊的目光一敛,而李世民拧紧了眉头。
“准。”孰轻孰重,李渊分得清楚,案子不过就是为了查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