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 李昭认真地点头,表明自己绝对没有开玩笑。
“你是怎么说服她的?”拧着眉头想不明白, 义成公主那样的人怎么可能随便任人差遣。
“以利动之。”天下能让人动的就是一个利字吧了。窦氏的目光一敛, 显然想知道李昭用的什么利令人心动。
李昭道:“想复隋的人,帮她再建一个大隋朝就是了!”
这话落下, 窦氏惊得抬头盯着李昭半天没回过神来,李昭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把窦氏吓着了,连连唤着阿娘。
窦氏被她连唤几声才回过神来, 最后朝着李昭问道:“你得东突厥费时多久?”
李昭老实地回答道:“数年之功, 有些坑早就布好, 只待一个乱的机会便趁虚而入,有能力平定东突厥内乱的人都会因为自相残杀而再也不可能为之, 至于收拢人心,从细节入手,百姓不可欺, 却可懂你真心还是假意。”
是的,虽然突厥的百姓与他们不是一国的人,但那一颗心并无异样。
“你答应她的事, 你想怎么办?”窦氏就是知道李昭并不是平白拿下一个突厥的,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李昭取得突厥不易,所以窦氏才会问李昭,她难道不知道打下一个江山有多难,却敢与义成公主许下承诺。
“你知道她看中的是哪儿吗?”李昭不答反问,窦氏的脑子飞转,“高句丽。”
李昭朝着窦氏竖起大拇指,没错,义成公主希望攻下的国正是高句丽。
“你们娘俩儿在说什么,神秘兮兮的?”李渊忙着安抚苏烈,连一旁的李玄霸都顾不上,回头一看窦氏和李昭正在小声地说着话,自从传回消息说李昭成为东突厥的新一任可汗后,李渊总觉得窦氏的眼睛亮得不像样。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安,好像窦氏就要从他的眼前消失不见。
所以看到窦氏又是目光灼灼的与李昭说着话,李渊不解地问起,想知道她们都说了什么。
“女儿家的事。”窦氏如此答之,李昭疑惑地看向窦氏,窦氏以眼神表示话就得这么说。
李昭是没意见的,亲娘想什么这会儿李昭还没弄清楚,只是不说到底说了什么,那就不说呗。
李渊听着女儿家的话总是不好多问的,倒是招呼着李昭问起道:“义成公主不是也回来了吗?为何不一道进宫?”
“义成公主想去见见襄国长公主,所以不曾进宫,改日会进宫拜见阿爹和阿娘的。”李昭说到这里脸上那分明是看好戏的表情怎么回事?
李渊盯着李昭,“去见襄国长公主,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吧?”
警惕至此,引得李昭笑了,“阿爹问错人了吧,我怎么会知道她们见面会不会有事。”
“杨家的事,是我们能多管的?”窦氏帮忙说上一句,李昭认真是点头,她能说,她就是想看戏吗?
“义成公主知道襄国长公主府在哪儿吗?”李渊想把事情放下,但是说着说着又想起另一回事,转头问着李昭。
“为何不知。”襄国长公主的公主府赐下时,义成公主尚未和亲突厥,此时寻上门去……
算了,她还是不说了吧。
总觉得杨家的两位公主凑在一起总会有什么意外之喜,她倒是想跟着去看看戏来着,然而还是先回来见爹娘吧。
“你们拜见之后就回府吧。”还是窦氏记事,在李渊还想拉着人多说话前,先一步提醒李昭。
李渊第一个不明白地看向窦氏,“这是何意?”
“阿昭嫁入苏家,新婚之夜即出征,连婆母都未曾拜见,你想儿女,难道亲家就不想了?”窦氏无奈,男人总不会想到这些小事,可是虽说这些只是小事,却何尝不是代表着他们家的心意。
李昭立刻地道:“阿娘提醒得对,依君臣之礼,为臣归来,理当觐见皇上,国礼毕当思家礼,我与苏将军一别长安数年,理当回家拜见母亲。”
作为一个深明大义的人,李昭认同窦氏所言,苏烈为她做了那么多,她也要多想想为苏烈做些什么。
现在的苏烈肯定想见苏夫人,就好像她在临近长安的时候也会想窦氏和李渊。
人心皆同,李昭的目光看向苏烈。苏烈何尝不想母亲,但如李昭所言,为人臣者当行国礼再思家礼。
李渊立刻地道:“是我思虑不周,你们先回家,有什么事我们明日再说。”
孩子回来了,虽然还是不太适应李昭是出嫁女的身份,可是女儿嫁出去,苏烈为着李昭做什么都不觉得委屈,而是甘之如饴,他们李家都是讲理的人,这个时候自然应该回报一二。
“多谢皇上皇后。”为君体恤下臣,苏烈心中自是感激,与他们作一揖而谢。
“在外人面前称君臣,若无外人在,还是随阿昭称父亲母亲。”李渊冲着苏烈叮嘱。
窦氏道:“正好我给亲家备了些礼,一并带回去。”
苏烈想说不用,李昭却接话道:“多谢阿娘。那我们带着礼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