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的兵马,李昭早就等着今天,断然没有不帮忙的道理,要帮忙,那就思量一下接下来怎么动。
“公主,皇上传来密诏。”李昭这一来东突厥好几个月,一直没有回去,虽然有李玄霸和苏烈在北境帮她守着,可是她还都出来那么久了,要是一直不告诉李渊,那也没办法交代啊。
李玄霸试探地把李昭的心思全都告诉窦氏,好在先前李昭也没少跟窦氏打招呼。
而且李昭现在做下的事于大唐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要是能拿下一个东突厥国来,就算是除了大唐北边一半的隐患。
以窦氏为开始,就要跟李渊大致提上一句了,李昭并不是仅为一己之私,还是很从大唐的未来考虑问题的,至于李昭不愿意居于人下这点事,大家各自心知肚明就好,不用说得太直白。
李渊给李昭的信里写了什么,只有李昭清楚。
飞云送诏上来,李昭打开看完,倒是笑了,“行,有阿爹在我背后支持我做,挺好的。”
没错,李渊在得知李昭想收东突厥为己有,虽不纳入大唐的地界时,震惊是有的,但一想天下何其大,怎么可能所有的国土都让大唐收得了。
就算大唐有这份心,难道世人都会允许此事发生。
不愿意,不想就会生事,李渊想到李昭的性子,思来想去与其让李昭回到长安之后被人群起攻之,她想趁乱夺东突厥,既可解除大唐的北患,还能以一身而建国,将来她之上再无人遏止,也不怕人再闲言碎语。
李渊表明支持,李昭的心情更是大好。
瞧吧,她的父亲仁慈宽厚,还是很能容人的,她现在走出这条路,至于将来会不会有人学习同样的走法,各看各人的缘份。
李昭淡定而处,开始出兵往西突厥去,西突厥想趁火打劫,无疑想从李昭的嘴里夺食,他们敢夺李昭岂能不警告。
先前就是因为李昭出兵西突厥才没动,一个能杀到他们可汗的大帐,来无影去无踪的人就已经令人畏惧,最最可怕的还是不仅仅是李昭一个人,更有她那一支骑兵。
要说骑兵,那原本该是突厥的优势,但这种优势一但碰上李昭就再也不是什么优势。
再加上互市一开,突厥的人尝到甜头,要不是非跟大唐撕破脸不可,他们确实不会动手。
但这样一个可以吞并东突厥的机会,西突厥就要跟大唐和东突厥一起开战,他们也想打。
东突厥的兵马此时军心涣散,此时此刻真正要面对的人只有一个大唐,与大唐相争,打就打,若是这一仗打赢,不仅是东突厥会重新纳入他们的领土,就连大唐的疆土也会成为他们的。
西突厥本着这样的想法,就算在李昭兵马压境的情况下,还是发兵而来,战事一触即发,这也是第一次,西突厥真正见识到李昭手中的兵马到底有多厉害。
大战打了一天一夜,西突厥节节败退,二十万大军前来,最后战死五万,被擒三万,逃窜五万,带回去的兵马不过七万。
可是他们发兵二十万啊,李昭只领十万兵马相抗,就这样与李玄霸和苏烈合击,打得他们节节败退,一个又一个的连环计把突厥的优势消耗殆尽。
李昭为守护东突厥与西突厥大战,朝中多少人表示不同意,但是没用,李渊同意,而李昭远在北境,兵马尽握其手,各处的守防兵马都是李昭的人,就算不是李昭的人,也绝对不是世族们的人,世族们想掺和说话,没有他们说话的机会。
等捷报传来,这算是大唐建朝后与外族对战第一次赢得这么Jing彩,李渊高兴得连连叫好,同时暗戳戳的让李昭继续再接再厉,一定要尽早拿下东突厥。
但是李昭不着急,越是看着胜利在望的时候,人就得不着急,突厥的可汗之争随着西突厥的兵马退去,再次起了争斗,李昭可不掺和,且由着他们斗,反正现在剩下的人都是差不多,要说智谋才干,每一个都差不多,就是因为差不多,谁也不服谁,而且也谁都不支持谁。
这就么为着可汗的位子一争再争,一斗再斗,最后总算有人站出来说话,“既然大家都不服各自,那么我们请大唐的平阳公主暂代可汗一职如何?”
此言一出,惊呆无数人!
“我们因为可汗之位争斗已久,一直没有结果,再争夺下去,后果诸位想过吗?”
“西突厥到现在都没有兴兵再犯是因为什么?就是因为平阳公主,因为大唐的兵马帮我守卫边境。而且这些日子来,平阳公主一直忙着为我们安抚百姓。比起你们斗得头破血流,连自己的族人都顾不上的人当我们的可汗,还不如平阳公主来做我们的可汗,至少可汗之位定下,你们再也不会相争相斗,凭白让人看了笑话。”
出言的人,自然是极有威望的一位,他的话一落下,多少人震惊地看向他,可是面对他说出的事实,又无法反驳啊!
“你们呐,都想当可汗,可是你们谁都没有能力守住我们突厥,也没有办法安抚我们的百姓。在这样的情况若是不让有能力的人出面,我们突厥还能存在吗?你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