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帝心间轻叹,面上却喜怒不显,只答说,“朕也还好。”又沉声问道,“你此行可有什么收获?”
毕竟当初别离时,他心间憋着怒气,身为帝王,就算那怒气早已缓和,也还是难以一下拉下面子的。
萧钧也并不在意,此时如实答说,“儿臣戍边一年,更加深入了解了边关民情,也有许多想法,都写进了奏折里。”
说着,便将怀中早已备好的奏折取了出来。
一旁的宦官高贺见状,忙伸手帝接了出来,打算呈给宣和帝,却见宣和帝将手一扬,只道,“先搁下吧,朕等会儿再看。”
语罢,却又急着问萧钧,“你先前来信中说,找到了卫离,是怎么回事?”
萧钧闻言心间一定,因为早已做好了准备,所以此时不慌不忙,答说,“早在六年前,儿臣那时第一次出征塞外,因不熟悉地形,被困在黑水河畔,不得进退,情况危急,也是卫离及时出现,助儿臣脱困,挽救了上千人的性命。”
宣和帝闻言一惊。
年前萧钧来信,只道找到了卫离,并未细述具体情况,今日他见到人,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在派人寻找的卫离,与长子早就有了渊源。
他点头,“如此说来,你早就找到了他?”
萧钧没有否认,只道,“是,儿臣这几年,与卫离一直有联系,便是此次西去凉州,也有他同行,这一年里,无论是平日Cao练,行军布阵,还是与匈戎迎面的战场上,他都帮了儿臣的大忙。”
宣和帝听罢,目光微眯,道,“既然如此,你为何到现在才说?你该知道,过去朕一直在找他。”
萧钧道,“儿臣明白父皇惜才,可无奈,卫离此前并不再愿意踏进朝堂,他毕竟也是儿臣与几千将士的救命恩人,儿臣并不能不尊重他的意见。”
“他不愿回来……”
宣和帝眉间一皱,渐渐地,当年的情景又浮现在了眼前。
但他亦明白,长子绝不会平白提及此人,所以他稍顿之后,又道,“那他现在人又在何处?”
萧钧答说,“就在宫门外,他如今亦想当面拜见父皇。”
宣和帝没有反对,颔首道,“叫他进来。”
萧钧应是,亲自去到殿外传旨。
没过多久,有一素袍的中年和尚,来到了宣和帝的面前。
95 第九十五章
_
望着越来越近的来人, 宣和帝一时怔住了。
说来曾经君臣几十载,就算卫离此时换了装扮, 宣和帝也应该还能认出他来。
尤其他其实也早知道, 那时那场不成功的威逼之后,卫离便遁入空门,早已是个和尚了。
但时隔十余年后, 当他亲眼见到,想当初自己手下那意气风发的青年大将, 变成了眼前这般历经沧桑的素衣中年和尚,还是难免心惊。
宣和帝凝眉望着来人, 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开口。
所幸卫离倒还算淡定,一踏进殿中, 先俯首给他行礼, 双手合十,道了一声,“见过陛下。”
因是出家人, 并不能行跪礼,这事僧侣独有的礼数。但这一句“见过陛下”,却竟是足足隔了十余年之久。
宣和帝压下心间感慨,颔了颔首, 道, “一别多年, 你这些年过得可还好?”
当年卫离辞官, 他自己也是动了大怒, 碍于怒气与脸面,一直没有理会卫离,还以为他会转头来求和,却没料到,这人竟真的如此有决心,竟真的当了这么多年的和尚。
而他话音落下,卫离却答说,“劳陛下惦念,贫僧一切还好,也终有能再来拜见陛下的一日。”
言语之间的淡然,竟真的如出家人一样了。
而闻此言,宣和帝这才想起要事,便道,“听说你有事要对朕说。”
卫离点头,道,“贫僧有一桩天大的冤情,想向陛下申诉,还请陛下换旧臣一个公道。”
“冤情?”
这倒叫宣和帝颇为意外,问道,“你有何冤情,说来听听。”
一旁,宦官高贺也不由得竖起了耳朵,十分好奇的样子。
只见卫离稍缓,终于道,“当年因为拙荆的身份,贫僧没有答应陛下的赐婚,陛下一怒之下将贫僧软禁,这段过往,不知陛下是否还记得。”
宣和帝未语。
他当然记得。
那是他登基以来坐过的最为失败的一件事,他自己心间其实也承认。
不过卫离这一问,显然也不是非要等他的回答,语罢又自己续道,“贫僧顾念当时已经身怀六甲的妻子,担心她久见不到我会担心,便托了当时的副将常乾去代为安置,哪知常乾卖主求荣,竟将此事告知了长公主。”
“长公主趁贫僧被陛下软禁之际,特意带了人手前去迫害臣手无寸铁的妻子,给她灌下催产药,叫她当场娩出尚不足月的孩子,又之后,又命人将她毁容,若非当时有义士刚好赶到,长公主还想将拙荆当场杀害。